本日,由盖博建筑国际执行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马睿思(Marius Ryrko)发表的讲座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举办。演讲以“疗愈蓝图:以自然为灵感的空间营造”(Blueprint for Wellness: Crafting Nature-inspired Spaces)为主题,马睿思通过分享十余个横跨德国、中国与中东的代表项目,讲述了如何营造宜人、富有⼈本关怀的建筑环境。
在讲座中,马睿思围绕“疗愈蓝图”这一主线,首先深入解析了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校本部)、Materna凤凰湖企业总部等多个代表项目,分享了盖博建筑的设计理念;随后结合多个医疗建筑案例,分享了如何将“医疗”提升为身心合一的“疗愈”体验;最后,他探讨了多个贴近公众生活的项目,分享建筑如何通过光影组织和视线引导等手法,激发人的五感感知。
本次讲座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副总裁邹子敬主持,并由同济大学副校长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裁汤朔宁发表致辞,以及十余位来自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嘉宾莅临出席。
这不仅是一场讲座,更是一场深度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在讲座结束后,同济设计集团的诸位领导及建筑师们也与马睿思、盖博建筑团队展开热烈圆桌交流。双方围绕中德设计合作的经验、项目实施机制及行业未来趋势,进行经验与思想的碰撞。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出席本次讲座的嘉宾、业内同道与媒体朋友。此次讲座不仅是建筑理念与实践分享,更是一场中德建筑经验的深度交流与相互启迪。
本日,盖博建筑国际执行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马睿思(Marius Ryrko)一行拜访了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的背景下,双方围绕建筑设计、城市更新与绿色建筑三大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探讨了未来合作的潜在机会。此次拜访也是两家拥有悠久历史、深厚技术积淀与使命感的建筑专业机构之间的思想碰撞。
此次交流共有来自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院和盖博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三方代表共12人参会。会议由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执行董事黄莉莉主持,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院副总经理王婷致欢迎辞。马睿思则分享了盖博建筑在全球多个复杂城市语境中的项目经验,并表达了对海南市场潜力的高度关注。
双方在各自语境中积累了面向未来城市的设计智慧,也将激发设计创新、文化互鉴与合作共赢的更多可能。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7年,是海南省勘察设计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设计机构,连续30年在海南省业绩排名中位居首位。而盖博建筑作为成立于1966年、拥有深厚历史积淀和国际视野的建筑设计机构,几十年来从欧洲到全球,持续塑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空间。
本次交流或将成为盖博建筑与海南省设计研究院进一步合作的开端。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加速,建筑设计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在海南开启新的合作篇章。
© Photo: Gerber Architekten
照片版权 ©盖博建筑
由盖博建筑深度参与的多特蒙德北港更新项目荣获2025年“德国城市发展大奖-殊荣奖”(German Urban Development Distinction 2025)。评审团高度肯定了多特蒙德港区的前瞻性转型,称其为可持续且以社区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典范。
在多特蒙德北港的城市更新进程中,盖博建筑事务所以两个重点项目推动了该区域的可持续转型:北港论坛大厦(Hafenforum)打造了一个开放的综合空间,集初创企业孵化、联合办公与餐饮于一体,促进区域内的交流与新型工作模式;Speicher大街11号文化综合体(Kontorhaus 11)融合现代办公空间与市集大厅,激活了公共空间活力。
两个项目坐落于多特蒙德北港的Speicher大街,结合盖博建筑的设计方案,该街区也将引领北港沿岸向着一个多元、高效且富有包容度的全新城市街区发展,将重塑多特蒙德的城市面貌。
我们为深度参与这场城市更新而感到自豪,并向所有合作伙伴表示由衷的祝贺。
由盖博建筑设计的Materna凤凰湖企业总部成功获得「第十一届CREDAWARD地建师设计大奖」提名,入选“综合商办项目-企业总部大楼”类别榜单。作为中国富有影响力的国际建筑与城市发展奖项,“CREDAWARD地建师设计大奖”旨在表彰在创新性、功能性与可持续性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设计。在本届设计大奖中,超过一千个项目参与角逐,来自全球二十余个国家近300家机构提交申请。
今年,位于多特蒙德凤凰湖区的Materna企业总部正式投入使用。历时近三年建设,建筑总面积达81042平方米,为1800余名员工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新与协作活力的办公场所。盖博建筑充分顺应地形,以标志性的V形体量、结合中央庭院与景观阶梯、开放的空间系统与可持续策略,打造了一个开放自由、激发创新协作的全新办公场所。
我们对入围本届CREDAWARD地建师设计大奖深感欣慰,这不仅是对设计品质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们始终致力于在不同情境中打造以人为本、营造优质空间体验的认可。
在奥地利古森集中营纪念馆(Memorial Site Gusen)设计竞赛中,盖博建筑的设计方案成功以二等奖入围。古森集中营曾是纳粹时期最残酷的核心集中营之一,本项目旨在于遗址上打造一个集纪念、缅怀与公众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场所。
面对这片沉默而负重的土地,盖博建筑以克制而开放的建筑语言,结合木材与混凝土等简洁材料,将遗址包含的朗根施泰因镇古森 I、II 两个分营及圣格奥尔根镇遗址串联为一个整体。设计的核心是构建两条双向且平等的参观路径,邀请观众在“施害者”与“受害者”视角之间探索。“施害者”视角路线是先从制高点观景台俯瞰全貌,逐步下行进入囚犯曾经的生活空间;“受害者”视角则反向自下而上,模拟囚犯每日被迫行进的强制劳动路径,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静思室”(Raum der Stille)等空间,最终抵达对历史全貌的认知。
设计受集中营里曾经强迫劳动的路线启发,充分利用遗址显著的地势高差,借助坡道地势、路径与视角的变化,让观众以身体感知历史的复杂性。
盖博建筑的设计方案不仅邀请人们铭记与反思,更彰显了建筑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载体。
今天,斯图加特安联集团新总部园区(Allianz Park)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首府南部,由盖博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开放式办公园区正式落成。该项目将气候敏感型建筑与面向未来的办公模式相结合,为约 4500 名员工提供现代化工作环境。
围绕一座带有通透玻璃穹顶的中央广场,园区布局包含一栋 17 层高的塔楼及多座有机形态的独立建筑。园区内设有绿植环绕的庭院以及可俯瞰斯图加特城市景观的空中休息室,丰富了整体的园区空间体验。考虑到斯图加特独特的山地地貌,建筑群开放及错落的排布方式确保了从Vaihingen区向位于谷地的市中心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风廊道不被阻断。在开幕致辞中,Dr. Ruedi Kubat 高度评价了新园区在设计上的巧思:“这座建筑被有意识地设计成能够促进员工现场交流与协作的空间。” 在多位政商界代表出席的仪式上,盖博教授向安联集团正式交付钥匙。
新安联园区坚持整体可持续发展理念:项目采用地热能、光伏系统、混凝土核心蓄冷蓄热等技术,并荣获 DGNB 铂金认证,体现了对资源的前瞻性利用。同时,灵活多样的办公模式,包括共享工位、工作咖啡区、安静的专注空间和交流区,促进了敏捷办公与跨团队合作。项目良好的公共交通连接、电动车充电设施以及对外开放的体育馆也进一步强化了园区的社会责任与城市网络的联系。
借由 Allianz Park 的落成,盖博建筑打造了一个将建筑、气候保护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到一起的未来办公环境。
巴登-符腾堡州财政部长Dr. Danyal Bayaz,斯图加特市市长Dr. Frank Nopper,盖博教授,安联集团人力资源董事Ulrike Zeiler,安联瑞士公司CEO兼人寿保险董事会主席Dr. Ruedi Kubat以及董事会Dr. Klaus-Peter Röhler出席了开幕与钥匙交接仪式(照片从左至右)。
© Photo: Gerber Architekten
照片版权 ©盖博建筑
本年度的德国建筑开放日如期而至,我们诚邀大家走进那些平日难得一见的建筑空间。盖博建筑将展示多特蒙德与汉堡的两大最新建成项目,呈现每个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完整过程。
我们诚邀您参与以下两场导览活动:
l 多特蒙德 | Materna凤凰湖企业总部
- 时间: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 导览时间:10:00–12:00
- 地址:Robert-Schuman-Straße 20, 多特蒙德
- 集合地点:主入口接待处
l 汉堡 | 斯泰林根田径场住宅项目
- 时间: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 导览场次:10:00、11:00、12:15
- 地址: Hauswartsbüro(物业办公室),Sportplatzring 71c,汉堡
本次活动完全免费,希望通过这一宝贵机会,能引人更加深入了解项目背后的构思、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
更多活动资讯请见多特蒙德、汉堡两地的建筑师协会官方网站。
照片摄影(汉堡)©Marcus Bredt
照片摄影(多特蒙德)©HGEsch
在今年10月正式开放之前,由多家知名媒体组成的代表团一行率先参观了位于德国罗特市的空军军官学校(Air Force Officer School, Roth)——由盖博建筑设计,在纽伦堡以南的奥托·李林塔尔军营(Otto Lilienthal Barracks)旧址上,一处面向约2,000名士兵与教官的全新培训设施正在落地成型。目前,基地建设正按照盖博建筑的整体规划紧密推进。
该项目的设计在视觉与理念上均回应了航天主题:金属幕墙以可调节开启的百叶打造,令人联想到飞机与机翼结构;多功能厅的天顶则跃现着夜空景致。庭院景观也展现了军事美学,植物被巧妙地遵循迷彩图案栽种。
建筑的一大亮点是一座大型楼梯,被称作“Himmelsleiter”(意为“通向天堂的楼梯”)。在其上方,一个挑高的开放空间将在未来作为模型飞机的展陈区域。
伴随空军军官学校的全新落成,德国联邦国防军也将迎来一座集功能、象征意义与建筑质量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
图片来源 © Bundeswehr 德国联邦国防军